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武汉病毒所/生物安全大科学中心在新发布尼亚病毒免疫炎症调节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 时间:2020-07-20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是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ales)代表性的高致病性病原体,可通过蜱虫叮咬或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引起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胃肠道症状、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临床症状,并常伴有炎症因子的异常诱导甚至“炎症因子风暴”,被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平均致死率约12%。目前尚无针对SFTSV感染的特异药物或疫苗,病毒致炎致病的机理仍不清楚。

       哺乳动物进化出一系列的模式识别受体来识别入侵病原的核酸或者其他保守的分子组分,进而诱导炎症和免疫响应。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发现:尽管宿主细胞具备多种模式识别受体可能识别病毒感染的危险信号,胞浆内的RIG-I模式识别受体在识别SFTSV感染、进而诱导炎症和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主要的作用,因此RIG-I信号可能在SFTSV感染导致的炎症病理和抗病毒免疫响应中发挥双重作用。另一方面,该团队的研究还发现宿主抗病毒响应反过来可能会在RIG-I本身激活的层面又被病毒特异性拮抗。机制上,SFTSV可通过其非结构蛋白将宿主分子TRIM25(RIG-I激活所需的泛素连接酶之一)特异性“监禁”到病毒包涵体中,有效抑制RIG-I的泛素化激活,从而在RIG-I信号的起始阶段拮抗宿主细胞免疫响应(如下图所示)。该研究不仅揭示了SFTSV感染诱导炎症免疫反应的重要机理,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炎症病理的深入理解提供了线索,同时还阐释了一种SFTSV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丰富了该团队前期提出的病毒“包涵体监狱”假说。

      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邓菲、王华林、宁云佳团队,论文题为“A RIG-I–like receptor directs antiviral responses to a bunyavirus and is antagonized by virus-induced blockade of TRIM25-mediated ubiquitination”。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jbc.org/content/295/28/9691

SFTSV感染与RIG-I信号的相互作用模式图 (Min et al., JBC, 2020)

附件下载: